随着欧盟2035年燃油车禁令审查日期的临近,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llenius)近日公开发出严厉警告,他在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需要正视现实。否则,我们将会走向绝境。”
奔驰电动化战略的重大转向与业绩压力
康林松的强烈反应背后,是梅赛德斯-奔驰自身电动化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战略调整。回溯至2021年,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曾雄心勃勃地宣布,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晚于2030年全面转型为纯电动车制造商,并计划从2025年起所有新推出的车型架构都将专为电动车设计。然而,这一“全电动”愿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大幅回调。
最新数据显示,奔驰的电动化进程远未达到预期。2025年上半年,其纯电动车型仅占全球销量的8.4%,较2024年同期的9.7%不升反降。即便算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s),电动化车型的比例也仅为20.1%。这一表现与奔驰早先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迫使公司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方向。
面对市场现实,奔驰已宣布将电动化目标推迟五年,同时加强内燃机车型的产品线更新。公司最新规划显示,到2030年,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电动化车型销售占比预计将达到50%,而非此前设想的全面电动化。
业绩压力也是康林松强烈反对燃油车禁令的重要原因。奔驰在2025年第二季度仅售出约10万辆电动化汽车和货车,其中纯电动车仅4.2万辆。电动化车型(包括电池电动和插电混动)占当季销量的20.7%,增速远低于行业预期。这些数据清晰地解释了为何康林松会对欧盟的燃油车禁令反应如此激烈——在电动车尚未成为市场主流、企业尚未准备好完全转向电动化的当下,强制淘汰内燃机确实可能对奔驰这样的传统豪华车制造商造成巨大冲击。
康林松对燃油车禁令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欧洲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多重结构性挑战。此外,欧洲各国电动车市场发展极不均衡。挪威电动车渗透率高达约90%,英国约为30%,德国和法国在27%左右,而波兰等东欧国家则很难突破个位数(波兰仅约5%)。这种巨大的地区差异使得一刀切的禁令政策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欧盟政策的内部分歧与调整迹象
围绕2035年燃油车禁令,欧盟内部正经历着激烈的政策辩论与明显的立场分化。一方面,环保主义者和部分政策制定者坚持认为禁令对实现欧洲绿色转型目标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包括康林松在内的产业界代表和部分成员国政府则呼吁更加务实、渐进的政策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已经在压力下做出了一些政策让步。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放宽了原定于2025年生效的排放目标,这一调整使多家欧洲主要汽车制造商免于面临数百亿欧元的罚款。更重要的是,欧盟同意如果使用实现碳中和的合成燃料,汽车制造商仍可在2035年后继续销售内燃机汽车。此外,欧盟还将原定于2026年进行的政策审查提前至2025年下半年,这被视为对产业关切的回应。
随着2025年下半年政策审查窗口的临近,欧盟内部关于燃油车禁令的博弈将进入关键阶段。康林松的强烈警告无疑为这场辩论增添了重要砝码,可能促使欧盟进一步调整其汽车减排政策路径。
面对康林松的严厉警告和汽车产业的现实困境,欧洲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平衡环保目标与产业发展。这条“未来之路”既不能固守传统内燃机技术不放,也不应盲目追求激进的电动化时间表,而需要在多方利益间寻找可持续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